# 音樂

安俊豪《勿擾模式》專訪:所謂丟光物件、刪除訊息,只是治標不治本。

「香港流行文化節 2025」《高山祭》:王雙駿率領新舊搖滾音樂人,重返高山劇場傳承搖滾精神

香港話劇團《塘西馴悍記》陳偉發專訪:「疑似南音,其實是對過去聲音的想像。」

黃妍《無膽匪類》專訪:有些恐懼沒必要克服,只需賜我一片心地。

JACE 陳凱詠、Novel Fergus《西湖》:不痛不癢不尷不尬不得也不爾,相愛相憎相見一生相信不相問。

Gordon Flanders 新曲《心中那位住客》專訪:以陀錶為軸,轉出廣東歌千層面紗

布志綸新曲《要遲少少》專訪:不強逼自己融入新興潮流

Yusobeit 新曲 《正好》專訪:「我們只能在有限的資源裡,做最想做的事。」

Nancy Kwai 專訪:無論多少歲,也想保持去愛的衝動。

ROVER 專訪:天真 · 對錯 · 後遺症

謝霆鋒《愛後餘生》:假使當初可以為了你,忘了愛所有人

謝霆鋒《遊樂場》:你與我仍心跳,一切都不重要

陳健安新曲《不遲不早》專訪:早一點、遲一點,都不會是同一個結果。

MC 張天賦《懷疑人生》專訪:失敗是一種連鎖反應。

Room 307 專訪:將中醫五行呼應音樂五音,有人說聽我的歌可以止痛,會不會對社會的貢獻大一點?

Nowhere Boys 專訪:仍記得第一次麥花臣演出,八分鐘改變一切

洪嘉豪專訪:學會記住自己都有厲害的地方,我未必要和大家一樣。

Gareth.T 專訪:原來音樂可以幫到人,只是需要一點點勇氣。

麗英《我們沒有在一起》專訪:我們總是美化「如果」的幻想

Coldplay《Fix You》:我會修補你破碎的心

Tyson Yoshi 專訪:封印 · Pride · 掌舵手

Moon Tang 專輯《25》專訪:「我要做一個整齊的人。」 25 歲就是如此可愛的停頓

張國榮《春夏秋冬》:春天該很好,你若尚在場。

Alan Kwan & Tomoaki Baba 專訪:在《ImagineLand》「森舞台」同台表演,向著做一個世界藝術家進發。

Tiger 邱傲然專訪:延伸鮮浪潮感言一席話,「上下弦」論背後的思考

Joey Tang《ImagineLand》專訪:「現在這個世代的音符,不是我們以前有的一種音符。」

ROVER 專訪:不是說我想今天忘記,就能立刻忘記。

Cody・Lee(李)專訪:初戀為何物?訪港後盼創作「雲吞麵歌曲」

陳奕迅《何必呢》:拉攏了關係,被關係綁架了,這交易又值不值得

日本覆面歌手 yama 專訪:《偽顏》的「偽」是一種糾結

Tyson Yoshi 專訪:《古惑仔》是一種 Vibe,非強加粗口便行。以前我死也不做主流,但這幾年卻發現,一個厲害的人,做什麼都可以。

農夫專訪伸延閱讀:李天命「事件實在論」,物件會消失,事件永恆存在

盧國沾《每當變幻時》:常見明月掛天邊,每當變幻時,便知時光去

農夫專訪:從李天命到《人類大命運》,閱讀從來是娛樂

盧巧音專訪:「我現在知道自己喜歡什麼、不喜歡什麼。」在時間洗禮下,變得更豐盈堅定

「大館表演藝術季:SPOTLIGHT」回歸大館,《人類開箱》以磚塊與紙箱呈現當代狀態

Aska 張馳豪專訪:過去早已過去

鄧小巧專訪:痛苦只是虛構,其實一直困在不存在的籠子裡

鄧小巧專訪伸延閱讀:慧開禪師,正因為「我不知道」去看世間萬物,才有辦法打破心牆,體會何謂「無門之門」

散文短說:1994 x《看我今天怎麼說》二創致敬火武耀揚,子信成魔之路

Billy Choi 專訪:自信 · 撞板 · 新老派

Dear Jane 專訪:《遠征》從來沒有過期日

麥浚龍《驚蟄》: 泥塵下愛如螻蟻心難藏,沒法隨回憶一起殉葬。

黃淑蔓專訪:你有多愛,到最後就傷得有多深。

散文短說:橙月信箱,念方大同,將日常釀成詩。

陳粒:不趕什麼浪潮,也不搭什麼船,我自己有海 。

方大同《才二十三》:成長是永遠,離別是空懸,在千尋之外,我依然存在

193 專訪伸延閱讀:動畫回憶殺,數碼暴龍《自動勝利》見字有聲,港版填詞盡見巧思

193 郭嘉駿專訪:「如果你當時放棄,哪有今天的 193?」

ToNick 專訪伸延閱讀:BABYMONSTER《DRIP》編曲到底有多精細?一個咬字方式,奠定全曲風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