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身心靈

焦野綠《按時出門》:在人潮中安頓好自己,牢記今生的目的地。

暫時遠離過量訊息,悲傷住進心裡,我們如何與無力感共存

梅艷芳《抱緊眼前人》:唯願抱緊眼前人。

Greg McKeown《精要主義》:先衡量好自己的能力,不要隨口答應別人的請求。

榮格老莊如何應對焦躁,你正在親手飼養本想驅逐的「獸」

莫奈:畫的立體來自它的陰影,人亦如此。

《脫口秀大會》何廣智 :失敗是成功之母,但成功六親不認。

法國詩人 勒內.夏爾:理解得愈多,就越痛苦。知道得愈多,就越撕裂。

波斯伊斯蘭詩人 魯米:你生而有翼,為何願一生匍匐前進,形如蟲蟻。

王爾德:經驗是一個人給自己犯錯所取的名字。

吳爾芙《海浪》:沉默有多好。

叔本華:人類犯的最大錯誤,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。

村上春樹《舞!舞!舞!》:不許情緒化,不許偷偷想念,不許回頭看。

森田宏幸《貓之報恩》:你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你的人生。

《你好生活》:當我們覺得餘味苦澀,請你相信,一切終有回甘。

法國作家 柯蕾特:你可以做蠢事,但要充滿熱情地去做。

奧地利哲學家 維根斯坦:生活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難題,而是一個需要體驗的現實。

火影忍者:不要為自己的努力道歉,這樣太對不起自己的努力了!

尼采:我感到難過,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,而是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。

《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》:人一旦習慣了孤獨,那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。

Sam Mendes:相比挑起生活擔子,去過真正想要的生活,才更需要勇氣。

Kiri T《傷心的時候別說話》:安心去沉默 不必說話,安心去沉澱 好好消化

《進擊的巨人》阿爾敏:什麼都無法捨棄的人,絕對沒能力改變任何事物。

《機動戰士 Z 高達》阿寶: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。

卡繆:對未來的真正慷慨,是把一切都獻給現在。

奥地利作家 Stefan Zweig:人只要妥協一次,就會不斷有下一次。

王立群:極致的虔誠,極致的專注,極致的信念。

柯德莉.夏萍:一個人最大的財富,是相信自己值得被世界溫柔以待。

卡撒茲納霍凱《撒旦探戈》: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
王朔《起初·魚甜》:今天你把這事處理完了,明天這事又來了。

蔡崇達《皮囊》:要訓練自己和真實的世界相處。

季羨林《時間從來不語,卻回答了所有問題》: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歡。

赫曼.赫塞《流浪者之歌》:驚嘆和敬畏地注視一切存在之物和我自己。

人究竟該不該追求合群?

卡繆:最大的不幸不是沒人愛,而是不愛人。

東野圭吾《嫌疑犯X的獻身》:有時候,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,就足以拯救某人。

《紅樓夢》:弱水三千,我只取一瓢飲。

米蘭.昆德拉: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,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。

尼采:如果不能服從自己,必然聽命他人。

Sitisiri Mongkolsiri《飢渴遊戲》:你無法實現你的夢想,是因為你不夠飢渴。

羅浩銘、梁國輝《觸電》:上斜落斜,都係斜路,唔好碌落去就得。

《麥兜故事》:想哭就哭,想笑就笑,不要因為世界虛偽,你也變得虛偽了。

中島哲也《告白》:內心脆弱的人,會去傷害更加弱小的人。

普魯斯特:真正的旅程,不是以同樣的眼光看一百個地方,而是以一百種眼光看同一片土地。

白先勇《紐約客》:我一直有一個假設,我所有的荒謬你終能諒解。

Orhan Pamuk《我的名字叫红》:我不想成為一棵樹本身,而想成為它的意義。

木心《從前慢》:一生只夠愛一個人。

Patti Smith《時光列車》:我們失去了的東西,也會難過地想要找回我們嗎?

路易斯 · 波赫士:我固執地接近歡樂,也固執地偏愛痛苦。

村上春樹《國境以南,太陽以西》:我幾乎不曾被一般意義上的漂亮女生所吸引。